随着球鞋市场的发展迅猛,这几年球鞋定制和 DIY 也同样作为一种热潮逐渐兴起,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针对由年轻一代主导的市场,品牌推出的款式在很多情况下已经不足以满足每个人对于个性的高度需求,于是…就流行起了在鞋子上进行涂鸦甚至是改变结构的改造,就是为了让自己与众不同,DIY 也逐渐成为了凸显个性的一种重要方式。 Via Nike 毫无疑问,其能够快速被人们所接受并形成一种新的球鞋文化浪潮,与一些独特创意脱颖而出的个人设计师和单位也有着最为的直接关系,以往我们见到过不少令人们津津乐道的作品,而类似于 The Shoe Surgeon 这样知名的定制单位,也逐渐开始成为主流。 The Shoe Surgeon 为 Drake 打造客制版 Air Force 1 | Via The Shoe Surgeon 不过从本质来说,DIY 作为一种偏向于个性化的设计,通常情况下很难靠着单一设计大火。此外由于需要靠手工制作,周期和难度上无法与大品牌的工业化流水线相比,大部分作品也基本在市场上成为「孤品」的存在。 然而其中也有一些例外,比如 Instagram 上出现频率还挺高的 Edmond Looi 带来的设计,这位球鞋艺术家打造的 Dino 系列 Air Force 1 和 Air Jordan I 等作品,更多的出现在了一些追求个性的球鞋爱好者脚下。 Dino Air Force 1 by Edmond Looi | Via @antonitudisco Edmond Looi 本人来自马来西亚,作为一位球鞋定制艺术家,其最早受到 Virgil Abloh 的设计影响,喜欢将解构手法以及诸多带有 Off-White™ 风格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 随后,它的作品也开始出现更多元化的创意,比如将藤原浩的 THUNDERBOLT PROJECT BY FRAGMENT DESIGN & POKÉMON 企划的皮卡丘元素,与 Nike Blazer 鞋型相融合的作品,由于创意和完成度都很优秀,曾被人们津津乐道。 Via @edmondlooi 在这样的不断尝试下,Edmond Looi 也不再停留于仅仅将现有元素相融合的阶段,开始更多尝试属于自己的创意,实际上他最开始被大家广为关注,来自于早期其以 Supreme Air Force 1 为灵感的作品,当时尽管只是一个 Photoshop Project ,但也为他赢得了不少掌声。 Via Edmond Looi 而后,这个看似如同人体骨骼一般的创意,又被转移到人气更加火爆的鞋款 Travis Scott x Air Jordan I 上,他对骨骼的形状进行了修改,巧妙地贴合「倒钩」Swoosh 本有的线条轮廓和延伸方向。另外一方面,这一次的作品啊不再是 Photoshop Project ,而是切切实实的实体球鞋改造,借助当时 Travis Scott x Air Jordan I 刚刚推出的火热,为更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Via @burgercham 很多人表示想要入手这双鞋子,但无奈「倒钩」成本太高,于是 Edmond Looi 继续把这个创意移植到了相对偏向基础款的 Air Force 1 和 Air Jordan I Low 之上。此外还再一次精进了骨骼的设计,从原本简易的皮革拼贴,改为网眼/尼龙材质的海绵为主,以此在鞋面上体现出一种「立体」效果。 Via @Edmond Looi 再配合丰富的配色、鞋面材质和细节增添不同款式的特色,比如符合当下流行趋势的 Vintage 做旧版本。Edmond Looi 的 Dino 系列开始被更多人所关注,每次发售很快就售罄一空。正如前面所说,更多的出现在了一些追求个性的球鞋爱好者的脚上,出现在街拍和造型搭配之中。 相比于如今频繁推出的限量球鞋,DIY 设计无疑是一个更能突显个性的选择,况且正是由于操作难度系数太高,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自己动手完成,这或许也是 Edmond Looi 的作品能够收到欢迎的主要原因。 而到了最后,也到了分享穿搭示范的环节,来看看国外的网友们是如何驾驭这双特别的设计的吧,当然…如果你喜欢的话,也可以留意 Edmond Looi 个人网站的上架情况。
对于 Sneakerhead 来说 “球鞋寿命” 总是一个令人心痛的问题,大部分鞋子的寿命只有五、六年左右,储存、保养得当的话可能会更长。一般来说大家都巴不得自己的球鞋收藏能保存得久一点,加真空包装和防潮剂是基本操作,有些甚至不惜花重金打造专门的储鞋室。 毕竟鞋子在 Sneakerhead 眼里可不仅仅是日常着用的单品,它更是费尽千辛万苦才能收来的藏品。如果一双求之不得的 “球鞋” 就在眼前,但它的寿命却只有一周,这应该会让很多 Sneakerhead 抓狂吧。 别误会,这些 “短命” 的球鞋并不是真的鞋子。之所以只能保存一周是因为它是由花束做成的,看看下面这些作品你就懂了。 (以上图片来源:Instagram@Mr. Flower Fantastic) 漂亮的球鞋本身就是一件 “艺术品”,很多艺术家都曾在球鞋上做文章。比如说日本艺术家 Kosuke Sugimoto( Shoetree)就专门以老款运动鞋为容器制作盆栽,利用 3-5 年的时间让植物完全覆盖在鞋面上。 Kosuke Sugimoto 的球鞋盆栽作品 (图片来源:Instagram@Kosuke Sugimoto) 但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位手艺人,他跳脱出球鞋艺术品的常规思维,用插花的方式制作 “球鞋”。材质的缘故,这些 “鞋子” 只能保存一周左右的时间。只能说鲜花易逝,花香犹在啊… 「 把球鞋玩出了新花样 」 这位把花束做成 “球鞋” 的手艺人称自己为 Mr. Flower Fantastic,他最早受到关注是因为一双为网坛巨星 Serena Williams (小威) 打造的花束球鞋,就是下面这款: 为了做这双 “Air Max 97” Mr. Flower Fantastic 前后尝试了三种不同的做法,最后才得到自己满意的造型。后来他也将这件艺术品送给了小威,网坛巨星更是邀请他去现场观看自己的美网半决赛 (以上图片来源:Instagram@Mr. Flower Fantastic) 各位应该也都看出来了,这双的蓝本正是出自 Virgil 与 Nike 为小威打造的 “QUEEN” 别注系列中的 Air Max 97。Mr. Flower Fantastic 用不同品种、颜色的花束构成鞋面,先不说这巧妙的心思,能把花插成球鞋的造型想必手艺也是相当扎实。 (图片来源:Google) Mr. Flower Fantastic 本身就是一个 Sneakerhead,但与其他人喜欢疯狂收鞋不同,Mr. Flower Fantastic 把自己对于球鞋的热情转化为花艺创作。在他的 Instagram 上我们能看到不少热门球鞋 (当然无一例外都是用花做成的),比如前段时间刚推出的 Air Max “Frequency” 套装,当中颇具复古感的 Air Max Plus 97 也被他用花束重塑。仔细看的话能发现,Mr. Flower Fantastic 用到的鲜花不仅品种不一,而且花苞绽放的程度都有所不同;每一朵都被放在了最合适的位置上,就连侧面小巧的黄色 Nike Swoosh Logo 都是用花瓣做的。 Air Max Plus 97 还有像这款 Parra x Nike Air Max 1,侧面的条纹拼接甚至是鞋底的色彩亮点都被 Mr. Flower Fantastic 用花朵一一还原: Parra x Nike Air Max 1 在纽约皇后区长大,Mr. Flower Fantastic 从小就受各种街头文化的影响。从梦想拥有全新的 Nike Air Force 1 再到现在可以用制作花束球鞋的方式向自己喜欢的设计师和运动员致敬,这些都是球鞋带给 Mr. Flower Fantastic 的影响。当然,如今花束球鞋也成了他的一份事业。 Mr. Flower Fantastic 的一些花束球鞋作品 「 一个对花粉过敏的花匠 」 尽管 Mr. Flower Fantastic 以花朵为媒介进行创作,但实际上他却对花粉严重过敏,每次制作时都必须要佩戴手套和面具。在网络上他保持匿名的神秘状态,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公众也是 “全副武装”,只因为他想要大家把关注点放在作品而不是他这个人身上。 当然 Mr. Flower Fantastic 的创作题材也不仅限于球鞋 Mr. Flower Fantastic 小时候经常与母亲一起做园艺,他还会将一些立体书拆开重新安装,无形中锻炼了动手能力。你也许想不到 Mr. Flower Fantastic 从大概半年前才开始创作花束球鞋,在此之前他尝试过不少工作。今年四月他第一次尝试用黑、白两色的马蹄莲制作 “太极” 图案,也是从这件作品开始他才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Mr. Flower Fantastic 第一次制作的 “阴阳” 太极花束 Mr. Flower Fantastic 的创作并没有什么秘籍,材料大多也就两样——剪刀以及新鲜的花朵,但这并不代表着操作起来容易。首先 Mr. Flower Fantastic 要对球鞋的造型和细节了如指掌,去市场选购原材料之前要先在脑海中构思好需要什么颜色和品种的鲜花。又因为当季鲜花本身保存期有限的缘故,每次买材料也要看运气。 新鲜的花朵就是 Mr. Flower Fantastic 的全部原材料 其次因为之前没有人做过这样的事,Mr. Flower Fantastic 也没有前例可以参考。每次的创作就像是在做实验,全凭感觉。鲜花娇嫩,在特定的花期内,花朵创作也没法重来。花几百美金的成本但却做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也是常有的事,不过从这种失败的经历中才能学到更多东西,毕竟 “学费” 不是白交的。也正是因为如此,Mr. Flower Fantastic 的作品才更显珍贵。 (以上图片来源:Instagram@Mr. Flower Fantastic) 人们好像都喜欢永恒的事物,换句话说也许是不喜欢失去。比如说对于喜爱的球鞋,我们想法设法希望它能保存的久一点,晚一点面对粉化的结局。也有人曾问 Mr. Flower Fantastic 为什么偏偏选择花朵这种易逝的材质创作,回答是这令他更能欣赏和享受生命中那些转瞬即逝的时刻。说的大点,有些事情终归是我们无法人为控制的。 他坚持说自己不是艺术家,上帝才是;因为上帝能让花朵绽放,而他只是在此基础上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制作花束球鞋让 Mr. Flower Fantastic 的生活更加忙碌了,不久之后他还会将自己的作品带到潮流盛会 ComplexCon 上。他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花卉这种被低估的艺术形式,未来还有哪些惊喜呢,一起期待下吧
发售日期为 6 月 21 日。 经过几轮的曝光与预告,这双以日本平面设计师 Verdy 笔下形象 Visty 为灵感的鞋款终于迎来了确切发布日期的公开。令人喜爱的角色身上的配色方案移植到了 Nike Dunk SB 鞋款上,鼠尾草绿,黄色,蓝色和粉色被悉数嫁接到了鞋面的各个部位。同时为了呼应 VISTY 的浓密皮毛,鞋面和鞋口的毛绒材质让鞋款更加栩栩如生。据悉,鞋款届时将会有普通尺码和婴童尺码发布,正式发布日期为 6 月 21 日,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留意多个可能的发售渠道。
我们曾在 “名下无虚” 介绍过多位涂鸦艺术家,尽管他们风格迥异,但在早期创作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墙上涂鸦。等一下,“在墙上或者公共空间涂鸦” 这句听起来好像是废话,涂鸦师不在墙上喷涂还能在哪里? 最近新认识到的国内独立艺术家陈轩荣却与他们有所不同。第一眼看陈轩荣的作品会有一种很强烈的涂鸦既视感,但他却是在画布上创作。比起涂鸦本身,他更关注新旧涂鸦覆盖更替、墙面上雨水冲刷风化的痕迹、时间的流逝、还有这一切和周遭环境甚至和整座城市发生着的关系。简单来说,他的作品描绘了拥有涂鸦的街头空间,而不是单纯的涂鸦,介于涂鸦艺术与传统绘画之间。 最近恰逢 YOHO! 在三里屯举办 “ARTS IN URBAN CULTURES” 潮流艺术展,陈轩荣也在 16 位受邀艺术家之列。趁此我们也与陈轩荣进行了一次专访,聊了聊他的作品以及潮流与街头文化之间的关系: 陈轩荣 中国涂鸦艺术家 从你以往的作品还有你的着装打扮来看,你应该对街头文化或者潮流文化挺感兴趣的吧? 是啊,我目前做的作品主题跟涂鸦有关,所以会很自然地关注到各种街头文化。平时我也很喜欢穿球鞋、T恤、卫衣之类的。 那你如何看待当下的流行文化呢? 我觉得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风格出现,但每个新东西刚出现时它们的接受度和境遇却不相同。现在这个时代的语境非常包容,如果你有一个 VPN,你也许就能看到全世界的东西;买一张机票,就能去到各个你想去的地方。现在我们接收资讯更加便利,也能更快接触到新兴事物。但另一方面流行更替的速度也更快,人们也更容易遗忘一个事物,有好有坏吧。 跟我们聊聊你是怎样将流行元素与你的作品结合起来的吧? 2012 年我大二的时候去美国待了一个暑假,当时住在皇后区的法拉盛,那边随处可见色情广告,小卡片、贴纸等等。我待的那个小区也是,人可以随便上来往门里递纸片。当时刚好《Call me maybe》那首歌特别火,所以后来毕业设计就做了名为《Call me maybe》的一系列作品。用木版的形式,然后用法国画家 Gustave Courbet 和 Francois Boucher 的绘画名作为背景,在此基础上结合了带有街头感觉的应召女郎的电话。也算蛮契合的吧,“可以打电话给我,提供 service” 这样。 《Call me maybe》 (图片来源:雅昌艺术网) 之前在美院是学版画的,是因为什么开始转对涂鸦感兴趣呢? 还是跟大二那年的出国经历有关,我之前是做黑白木刻的,出国原本的目的是为了到各大博物馆朝圣大师们的原作。当时天天在曼哈顿的博物馆里泡着,大都会去了七次,MoMA 也去了好几次,最后终于给自己看到审美疲劳了…我住的地方离 5POINTZ 不远,那里算是纽约地区唯一合法的涂鸦胜地。看了很多馆里的作品之后,出来街上在看到这些震撼的涂鸦,真的给我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一下子就刺激到了我,眼界也打开了。 当时就开始对涂鸦这种艺术形式产生了兴趣,后来又去了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留意当地的涂鸦,自己有时候也会拿喷漆在街上创作一下,还结识了些做涂鸦的朋友。后来慢慢地我就把这些涂鸦的语言内化,并且和自己之前学过的、学院的一些造型技巧结合在一起。 陈轩荣与其在本次 “ARTS IN URBAN CULTURES“ 上的参展作品 版画跟涂鸦的创作还蛮不同的吧?一种是雕刻然后印刷才能形成最终的作品,另一种则是直接创作并且带有很强的随机性。 是啊涂鸦会带有很多随机性。我画的尺寸一般都很大,一大的话就会有一个容错率,所以很多随机的东西我都会适当保留在上面。像这次参展的这张上面有很多流淌的痕迹,就是我保留下来的。这张取景在墨尔本的一个小巷,里面全都是垃圾箱、集装箱之类的,层层叠在一起,这张类似三角形的构图让我觉得有种纪念碑的感觉。版画跟涂鸦在某些地方也有一些相似,比如喷漆它一层层的叠套就跟丝网一层层地印刷有点像。 你的作品是看上去像是涂鸦,其实又不是涂鸦,但又有别于传统绘画,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创作形式? 是的,我想在涂鸦和写实之间找到一个临界点,也像是一种在涂鸦者和观察者之间身份的转换。涂鸦在我的创作中是构成画面的一个重要的元素,比如它的形式、构图、色彩等等。比起涂鸦本身,我更感兴趣的其实是新旧涂鸦的覆盖更替、墙面上雨水冲刷风化的痕迹、时间的流逝、还有这一切和周遭环境甚至和整座城市发生着的关系。 我在创作很多作品的过程中,如果有不满意的地方就会多次更改覆盖,就像新旧涂鸦的覆盖一样。在墙上画坏了、不满意,但总有新的涂鸦者来代替你、覆盖你的作品。 延续上一个问题,你的作品里展现了很多拥有涂鸦的空间或者说是涂鸦存在的环境。为什么不直接在空间内创作涂鸦,反而在画布上描绘呢? 我喜欢没有人却充满人留下的痕迹的地方,看到一些前人留下的痕迹或者风吹雨淋对涂鸦的影响,就有点像回到事发现场甚至考古的感觉,很有意思。就像刚才说的,我希望自己的身份不仅仅是作者,更能切换成记录者。 你的作品给我一种非常 “满” 并且繁琐复杂的感受,为什么倾向于这种风格呢? 是的,我喜欢极致到繁琐、密集的感觉,我不喜欢极简的那一套。画面很大、占得很满,让我有很多发挥的空间。 见你之前的作品装镶有大金框子,这种浮夸、奢侈的装裱跟涂鸦本身的感觉还蛮反差的。 我喜欢巴洛克风格,它的复杂充满了非常多的细节,就像墙上覆盖一层层的涂鸦然后多年下来形成的视觉效果那样,都令人着迷;同时巴洛克的东西会跟我的画面内容形成一种很奇怪但又非常强烈的张力和反差。 哪些街头艺术家是你比较欣赏的呢?另外如果让你选择,你会想成为 Banksy 那样神秘的存在,还是 KAWS 这种广为人知并且与商业结合得非常好的艺术家? 喜欢 Keith Haring 和 Jean-Michel Basquiat。如果让我选的话,更倾向与成为 KAWS 这种艺术家吧。我觉得商业是一个很中性的词,我不排斥任何跟商业或品牌的合作,像之前就与路虎合作过。名利双收,可能还是比较世俗的想法吧哈哈。 一方面,我们能看到街头艺术与商业如今有了越来越多的互动跟结合;但另一方面二者之间又存在着摩擦和矛盾。就比如说年初 H&M 在未告知的前提下使用了美国涂鸦师 Revok 的作品作为广告片背景,这种事情屡见不鲜,你怎么看? 我也有关注这件事,Revok 要求 H&M 停止使用该广告并且支付赔偿,却等来他没有获得许可进行涂鸦,造成了公共财产的破坏的回应。我觉得 H&M 以这种语调为自己辩护或者去攻击艺术家的话,那是非常招人恨的。大家也一直在讨论,停留在公共空间的无论是合法还是非法的涂鸦作品,能不能随意被用做商业推广?我觉得这些涂鸦作品应该受到保护。国外有很多合法涂鸦的地点,只要你进行申请就可以在那里创作。如果是我碰上了类似侵权的事情,我一定要维护自己的权益。或者告诉对方,也许我们能有一个更好的解决方式,比如说授权合作,这样才公平。 那最后你觉得目前国内的涂鸦环境怎么样呢? 我觉得现在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尤其是 80、90 后这两代他们受到西方的影响是很大的,对涂鸦的认知也比上一代更透彻。就算不了解涂鸦,但在一些 “景观化” 涂鸦或者俗称 “网红墙” 前拍个照也是很常见的事情。大家正在越来越接受这个东西,但同时因为涂鸦本来就是非常公共的创作,在街上创作、签上自己的名字或 tag,其实也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你做了这样一件事,所以作品被抄袭被挪用也很难避免。 在陈轩荣的画布上,涂鸦成了符号、线条还有色彩等构成画面的元素。在画布上记录下这一层层的涂鸦或者整个环境的感觉,也算是一种涂鸦文化的架上转换。 “ARTS IN URBAN CULTURES” 潮流艺术展将持续至 5 月 13 日,地点就在北京三里屯橙色大厅。如果你有兴趣,不妨趁着五一假期去看看。
– 潮流版的《十万个为什么》 – NOWRE 作为一个专业的年轻人文化平台,团队成员每天都会在各大公众平台上收到大量关于潮流和年轻人生活的种种问题,虽说团员们都很乐意为各位单独答疑解惑,不过时间有限总是会遗漏了不少应当给出答案的问题。现在,只要在评论处提出你的问题,我们便将会进行详尽的答疑,有什么难题想考倒我们的话尽管在微博或微信砸来吧! Q:Yeezy Boost 350 V2 的发售量有没有增加? A:Kanye West 曾经承诺过他与 adidas Originals 合作的 YEEZY 系列将会人人都可以买到。而很显然他也在努力和主导着往这个目标发展。比如 YEEZY Season 1 服装系列就随时都可以买到,当然这也因为价格高高在上的缘故。由于没有急速售罄,而后也可能导致了 YEEZY Season 2 没有发售。从大家关心的 Yeezy Boost 350 来说,随着每一款新配色的释出,其发售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当然由于需求量实在太大,所以你可能根本感觉不到 “大货来袭”。本周末最新将发售的 Yeezy Boost 350 V2 就不再是每家店二、三十双的发售量,据小编获悉已经大幅增加,基本上每家店均有 100 双左右的备货量, adidas Originals 官方则更多。抽签人数限制也同时放宽,而且在发售店铺的数量上也是有增无减。所以从现在开始,在转售平台上最为热门的 Yeezy Boost 350 鞋款或将有所降温,更多人也将满足拥有的渴望。 Q:adidas Originals x Eason Chan 的设计为何颠覆了陈奕迅以往的穿衣风格? A:陈奕迅自己也坦言,过往的穿衣风格极度夸张,自己回过头去看看也不禁失色。不过对于风格的转变他也是自得其乐,并且认为只要自己觉得舒服和开心就行了,在某一阶段中不同的风格表达也是随着时代以及感觉在不断变化的。他在设计这一系列的过程中经历了心理上无数的纠结和挣扎,不断思考该如何尊重及保留 adidas Originals 多年历史的同时去投放崭新的创作元素,借此体现出品牌的原创精神。adidas Originals x Eason Chan 代表了 Eason 对于服装真正实穿性的考量,他也为自己带来了全新舒适的剪裁设计,这是他个人标志性的休闲搭配风格的展现。 Q:Supreme x UNDERCOVER Work Pant 是不是本季合作中最 UC 风格的设计? A:Supreme x UNDERCOVER 这样的重磅联名在 2016 年秋冬季再度发表,本次运用了《叛逆天使的堕落》这幅油画来作为设计灵感,延续了上一次合作的风格,也展现了所谓高桥盾眼中 Supreme 的感觉,不过在单品方面稍稍有些令人失落,GILAPPLE 苹果灯被直接印上 Supreme 的字样可能让人觉得诚意不足。而 Tee 部分也是直接在图案上加了 Logo。Work Pant 算是高桥盾对于挚爱朋克风格的一种表达,也是过往 UNDERCOVER 单品设计的延续,但是显然没有自家出品的那么精良和考究,Anarchy Logo 等元素也显得草草了事。不过对于 Supreme 欧美粉丝的接受度上,可能会更为适合一些。当然这一平衡点确实很难把握,所以无所谓最 UC 风格,反正都足以能够令双方粉丝买单。 Q:陈冠希接连开设 JUICE 新店,其中 JUICE STAND 上海有何不同的概念? A:JUICE STAND 原本是 CLOT 旗下的期间限定店铺,曾在上海开设过两次。而现在已经转型为长期店铺,但部分地区依然会继续尝试 POP UP 的形式。如果说 JUICE 是 CLOT 旗舰店的话,那么 JUICE STAND 就是副线,可以有更为灵活多变的经营方式,而两者也将售卖不同的品牌。JUICE 将定位于高端和最新潮流品牌的集合店,而 JUICE STAND 则会以更年轻,更亲民的定位来示人。以新开的 JUICE STAND 上海为例,旗下会售卖 CLOTee、Stüssy、HUF、UNDEFEATED、4pklabs、BEAT、Herschel Supply 等品牌,一般 Tee 的价位均在 400 元左右,更贴近大众的消费水平。 Q:Nike SB 的没落是不是连 Supreme 也挽救不了? A:Nike SB 的没落是不争的事实,而 Supreme 作为一个滑板界重量级的品牌还在陆续不断地与 Nike SB 推出联名合作鞋款,但依然也是不温不火。秋冬季的合作鞋款 Supreme x Nike SB Blazer Low GT 重新回归滑板的本质,虽然 “FTW” 字样深得人心,但比起春夏季的 Supreme x NikeLab Air Max 98 来说,在市场受欢迎度上要逊色不少。而再之前的 Supreme x Nike SB GTS 也是几乎已经是到了被人遗忘的边缘。虽然 Nike SB 没落得一去不复返,但还是能看到 Nike SB 有着自身侧重的营销手段,今年就在主打 Blazer Low GT 鞋款,不久前和滑板品牌 Call Me 917 的合作也是运用的这一鞋型。 如果各位也想参与到每周的知无不言栏目,不妨在 NOWRE 的各大平台上评论或留言给我们。每周四我们将精选 5 个有意思的问题进行解答,欢迎考倒我们!
设计灵感自韩国极简主义「单色画」。 MIZUNO 近日与韩国时尚品牌 SLOW STEADY CLUB 首次合作,以 2006 年问世的跑鞋「WAVE RIDER 10」为基础推出了一款运动鞋。2014 年成立于首尔的时尚精选店 SLOW STEADY CLUB 贯彻包豪斯精神,致力于探讨跨时代性的设计。本次鞋款便是从韩国的极简主义「单色画」中获得灵感,由黑、灰色系的有限色调,同时采用多种材质构成。不同质感、纹理的材料组合增加了层次感,光影的完美交互成为可能。据称该鞋将于 5 月 18 日于 MIZUNO 部分门店及线上发售,并于 5 月 18 日至 19 日在 SLOW STEADY CLUB 举办的展览会上亮相,感兴趣的朋友记得留意。
– 不再为怎么穿而烦恼 – 看标题你也一定猜到了,这个所谓的 “大家庭”,当然就是侃爷的创意团队 DONDA。可虽说是创意团队,其实在我看来,若把它的地位按照我们的说法 —— 真的能算是一个优秀的 “创意产业孵化园”了。 为什么这么说?前有大红大紫,逐渐被时尚评论者认可之 OFF-WHITE 的 Virgil Abloh,后有为工人阶级发声之 A-COLD-WALL* 的 Samuel Ross,乃至理念新颖的 ALYX STUDIO 之 Matthew Williams… 当这些颇有时尚前景的新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并都与 DONDA (当然也无可避免的还有侃爷) 挂上关系后,试问谁能不这么想? 有人关心,“出一个火一个” 的规则会一直延续吗? 于是,这个问题的答案,落到了来自伦敦的 “前 DONDA 成员” ,平面设计师 GEO,和其同名品牌的身上。 和之前提到的那几位,直接以服装品牌而广为人知,并会令绝大多数人会有的“原来又是 DONDA!”的恍然大悟有所不同,在 GEO 的同名服装品牌成立之前,他一直以平面设计师的身份发展,并创作过很多广为人知的作品 —— 只不过,那个在角落中,或根本不曾出现过的名字,你一直没有在意而已,比如下面这些: YEEZUS TOUR 海报 YEEZUS MERCH in 拉斯维加斯 金·卡戴珊 《SELFISH》 影集 2 Chaniz 《B.O.A.T.S II: ME TIME》 唱片包装 / 封套 … 而这也只是 GEO 设计生涯中的冰山一角而已,如果你有兴趣,相信你一定可以在 GEO 的个人设计官网找到更多相当不错的作品 (geodesignsone.co.uk)。 而同名品牌 GEO,则是他本人于去年 6 月开启的全新项目,首季单品被直接命名为 “Collection One”,不到 20 个 SKU,由 A-COLD-WALL* 的二位当家 Samuel Ross 和 Ace Harper 倾力出任顾问。 GEO “Collection One” 官方 Lookbook,Rio-Romaine 掌镜,由 A-COLD-WALL* 御用模特之一 Eastwood Danso 上身演绎 (以上图片来源:geodesignsone) GEO “Collection One” SKU 一览 (图片来源:@geodesign1) 一眼望上去,对比强烈的色彩选用、雨衣和 “脏兮兮” 的袜子…这简直就是多了几分实穿感的,另一版本的 A-COLD-WALL* … 不同的是,GEO 的基本定位与 A-COLD-WALL* 所承载的概念感不同,所以相应的,你才会看到丹宁上的美洲虎、连帽卫衣背后的 Full-HD 高清地球图案和那三个无处不在的字母 —— 毕竟,他的老本行,便是缔造一个个醒目的视觉设计元素。 在著名时尚买手店 GR8 打造的独立空间,同样由 GEO 本人负责 目前除了 GEO 品牌官网 (geomerch.store),GEO 入驻的四家线下零售空间,包括 GR8、Monkey Time、Cherry Fukuoka 和 I.T (以上图片来源:geodesignsone) 最近,GEO 已经在其个人社交账号上 Po 出了品牌第二季 “GODSPEED” 的提前 Lookbook 与单品细节图: (以上图片来源:@geodesign1) 虽然依旧保持着与第一季类似的设计理念,但可以看出 GEO 在第二季中,想将将更为复杂的工艺加入到品牌之中,使其逐渐脱离 “MERCH” 之形态… (对,GEO 一开始就把自己的品牌这么叫) 但这个品牌究竟多走多远,是否像 424 on Fairfax 之流,仅仅在一两个季度后就逐渐被人遗忘… 我只能说,现在的中、高档次街头服饰消费者们的眼睛,也并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了。 PEACE ™️ . 明星部分 吴亦凡 买手店店员 / 素人部分 (以上图片来源 Instagram / wear.jp)
– 不玩虚的 – 在此之前,对于小田切让这位 “非主流” 演员我曾想过无数种描述。比如那一头根本看不出是收拾了还是没收拾的百变发型、与周围人格格不入但套在他身上却出奇合适的古怪造型、慵懒的眼神配络腮胡,以及有型到骨子里的独特腔调。只要你见过他的样子就一定会跟我说的产生共鸣: 长得帅很常见,有腔调的就不多了 无法想象普通人穿小田切让的衣服会是怎样 大概就是真 • 非主流了 进一步了解后发现,小田切让独特的地方还真不只是外形这一点。虽然也见过不少看中实力的圈中人坚持自己的专业身份而非明星头衔,但像小田切让这种坚持到偏执程度的估计也没谁了。具体为什么,马下就跟各位好好解释。 一个最不想当明星的 “明星”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小田切让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因为母亲很忙所以他常被独自扔到电影院待着。这样的经历也让他,比起麻烦的与人交流更喜欢自己在头脑里 “奇思妙想”;当然受环境影响小田切让也萌生成为一名导演的梦想。 为了这个梦想,小田切让在高中毕业后毅然选择放弃了已经考取的高知大学的理科系,经过短期英语培训后只身一人去到美国。后来他在采访里说,就算是念了国内的大学也会休学跑去美国以此明确自己的意志。 小田切让 for SONY 然而命运给他开了个小玩笑,因为报考学校时错将 “drama” 理解为导演系,小田切让阴差阳错的进入了表演训练班。虽然 “跑偏了” 但好在求学期间小田切让对表演产生了很大兴趣,要不然我们可能也见不到这位如此独特的演员了。 小田切让至今还惦记着当初的导演梦想。尽管也自编自导过几部作品,但也许是太过执念他却总说自己没有实现理想,因为总有些无法让自己满意的地方。小田切让还只给自己曾亮相鹿特丹电影节的处女作 《樱花般的人们》 打了 77 分。 “如果没有巨大的变化就产生不了有趣的东西。” 在 2005 年以他为主角的纪录片 《热情大陆 小田切让》 中,摄影团队贴身跟拍小田切让的日常,展露了他平时不为人知的形象。 大家都喜欢当明星,他偏偏讨厌这个身份。片尾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当纪录片团队总结他是一个明星时,小田切让数次否定了这个定位。 强调了好几遍:不,我不是明星 (不要吐槽画质了,毕竟十几年前的片子) 不止如此,为了让制作人员认可他对自己的定位,在片子的后期制作过程中,他还特地跑到录音室较真了将近 8 个小时。问他为什么不喜欢当明星,他说那不是自己应该在的位置。甚至在片子正式放送的两日前的深夜,他又一次带着自己的执念来到录音室…… 你见过这么不待见做明星的吗? 有钱也不乐意赚的 “任性” 演员 关于小田切让的成名经历,度娘会很详细的告诉你。而我想说的是,他真的是一个很 “任性” 的演员。 对于接片的标准:不管是大制作还是小成本、是主角还是配角,这些都无关紧要。 导演是谁,剧本是否有趣,这就是全部。比起一部分演员选择的有赚头的商业电影,小田切让更偏爱那些剧本中能够发挥他作为演员的个性的艺术电影,而不是去演那些扼杀演员个性的商业制作。 就比方说你看现在影坛一些有颜的鲜肉们,多少都演过几部 “吸粉” 的纯爱电影。然而小田切让却很不喜欢拍爱情片,他说每年是会必不可少接一两部 ,但这也是为了赚钱支撑自己去拍真正感兴趣的电影。(真是可惜了这张脸) 他说只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才会认真去做 (演),而那些他提不起兴趣却无法避免的工作可就 “遭殃了”。譬如只要是小田切让以主角身份演的黄金档电视剧,多半都会 “仆街”(他曾创下了日本某时的最低收视……);然而在那些不需要迎合大众口味的深夜剧里,他演的各种怪咖配角反而让人印象深刻。就像 《深夜食堂》 里演了个全程跑龙套的 “迷之男子”;还有去年很热血的 《重版出来》 里的副主编。 《深夜食堂》 《重版出来》 正常演员都会在意收视率吧?小田切让却无比任性 :“我不会在乎电视剧的收视率,但一起工作在的人都很在意数字,看到他们不开心,我也多少会受到影响,但对我而言,拍电视就是拿钱办事的工作而己。”(摊手) 在 《大川端侦探所》 里他演了个一天到晚睡不醒还顶着一头像从没洗过的乱发的社长,这种 “不正经” 的角色反而适合他 “放飞自我”。 《大川端侦探所》 你可能要问了,他演技好吗凭什么这么拽。我只能说一些亚洲名导都点名要他。像我国导演田壮壮就这么评价过小田切让:“(选角时) 他一进来我就想一定是这小子。穿的东西挺吊儿郎当的,很拽,但是品质都特地道;有种就算有千军万马来,都跟没有一样的感觉”。 “解放自我” 的造型风格 如果说小田切让做演员很特立独行的话,那他在个人造型方面就更我行我素了。有人称他是日本的约翰尼·德普,我觉得他更像是演艺界的山本耀司。同样烟不离手、喜欢黑色和长袍,还总带着帽子 (小田切让曾傲娇透露自己有 100 多顶)。 不过小田切让的风格 “怪” 的多。具体什么风格我绞尽脑汁都觉得难以形容准确,总之就是那种:一切你觉得穿不出去、怪异的服装或发型放他身上都没有违和感。 做演员要随心,穿衣服更要做自己 日本人敢穿是出了名的,走在街上总会有人披着奇装异服展示自我。但小田切让这样的,就算在日本本地,他们都觉得穿得很怪。媒体也送他一句点评:日本脏乱差派演员里面最浑然天成的一个。 再配上他这慵懒的眼神和万年不消的黑眼圈 你应该也发现,很少能见他穿一些基本款。比起舒适性,更乐于选择有设计感的衣服。 以前摄影时有造型师特地为他带来一些意大利的高定西装,穿上确实舒适有型,甚至连身边人都劝他把这么合适的衣服买下来。结果你猜怎么着,对这件西服无爱,他反而当场买下另一款一穿就破的很不舒适的纸制夹克…… 听听他对自己风格的解释:“我认为一个事物要坏了才会美,所有的东西都是这样。肉要腐烂了才美丽。特别不喜欢平衡感,我要打破平衡感,尤其是在时装方面。” 据说他从来不特意研究时装杂志,也不关心时尚资讯。无论是出席活动还是私下穿着都由他自己造型,要论他这打扮到底时尚不时尚、潮流不潮流,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潮流瞬息万变,唯有风格永存。看来我们的小田切让,“功力” 早已凌驾普通人之上。 别样的小田切让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 “对小田切让有什么看法”。获得最高认同的是这样一句回答: 虽然话很直白,但多少体现了小田切让那无法言表的魅力吧。 他说自己的第一个粉丝就是他本人 (自恋?),平时没事就爱写写画画,别人建议他开个画展却说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给别人欣赏,也不需要其他人的意见。 还是在纪录片 《热情大陆 小田切让》 里,当年摄制组跟着小田切让参加了在国外的电影节,并拍下了一些有趣的画面。那次他除了要走红毯,还受日本某女性时尚杂志的委托,要把他眼里看到的坎城电影节用相机拍下来。 逗留法国两星期,拍摄照片一千张。既没有享受美食,也没有去采购礼物。与想象中的不同,他的镜头里没有流光溢彩的电影节也没有高端大气的街景,都是一些很普通的平常事物。 不知道什么算有趣,只是把自己觉得好玩的东西拍下来。 虽然晚上还是拿着相机朝电影节的方向走去,但最终却还是没有拍有关电影节的照片。跟在众多影迷的注目下行走在红毯上的小田切让不同,另一个小田切让怀着自省的心情这样说道:“栖息在被称为市场的这个泥沼里,巨大的电影商业买卖,胸前没有佩戴 ID 卡,不但不能看电影,连会场的人们都走不进的这种狭隘性,彻底地打灭了我的希望。在红地毯上阔步行走的,那些被挑选出来的人,从远处看来,也只是些普通人。”——《热情大陆 小田切让》 他说:“我写歌、拍片就是想尝试别人做不到的事,挑战、激发独特的事物,我一直在追求与众不同,如果大家都一样就没有意义了。” 讨厌成为主流,只要有感兴趣的事,就算社会不欣赏也忍不住冒险去做。这大概就是刚说的 “最不愿承认自己是明星的” 小田切让了。 (图片及资料来源:小田切让资讯台、百度、Google、知乎、天涯、《热情大陆 小田切让》)
– 一分钱,十分货 – 最近一段时间 Vans 更火了,这个说法相信大家都有同感吧?无论是 GD、Kendall Jenner 等时尚 Icon 的频繁上脚,UNDERCOVER、MADNESS、Supreme 的联名造势,还是棋盘格在今年的流行都让这个经典鞋履品牌培养了又一波忠实粉丝,如果在过去一段时间没有入手一双 Vans 的话,那你绝对已经成为时尚潮流界的“吊车尾”了。既然之前错过了,现在努力也是来得及的。本期无虑入荷就为大家挑选了 5 款拥有不同特点的 Vans 鞋款,原价入手 UNDERCOVER 联名款和 500 多元 GD 同款的机会可不多见,废话不多说,赶紧进入正题吧。 UNDERCOVER x Vault by Vans OG Era LX 售价:130 美元,约合 897 RMB 购买地址 “Take me in time,time to the music,Take me away to the twilight zone”。这句出自于英国摇滚乐队 Temples 歌曲《Shelter Song》中的歌词就这样被高桥盾应用在了 UNDERCOVER 与 Vault by Vans 合作打造的 OG Era LX 上,除了足以证明高桥盾本人有多爱这群少年的同时,这个在这双鞋上仅有的设计也吸引了太多人趋之若鹜。无论是从发售的抢购热潮还是转卖市场的价格来看,你都能了解到这个系列有多抢手。虽然今天的推荐只有红色可选,但这个原价入手的难得机会,你不会不把握吧? 编者建议:目前转卖市场的价格大概在 1300 元左右。 Vans OG Style 36 售价:8640 日元,约合 523 RMB 购买地址 “Vans 要踩着穿”,自从 GD 开发出这一穿法之后,这句话似乎也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穿着 Vans 的“真理”。不过不仅是穿法,你还要弄清楚 GD 脚上那双与 Old Skool 十分相似的 OG Style 36 到底有什么特别。简单来讲,它就是 Old Skool 的元祖复古鞋形,相比于后者,它的前趾片更加小巧,鞋身也更为纤细。虽然原本就是 Vans 爱好者们心中的经典,但如今它的大火,GD 的确是有很大一部分功劳的。而今天推荐的这款虽然与 GD 那双的两侧条形 Logo 颜色不同,但价格上却要便宜一半,到底是追求真正意义上的同款还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你自己衡量咯。 编者建议:GD “同款”也不都贵。 Vans Era Ca Men Round Toe Canvas Blue Sneakers 售价:39.29 美元,约合 271 RMB(原价 75 美元) 购买地址 喜欢摇滚的朋友往这看。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这双“脏”鞋的做旧效果是否有些太夸张了?但如果你是个朋克爱好者,那么它可能就很符合你的“胃口”了吧?经过重度水洗而呈现出这种脏脏的视感加上鞋面上类似 Punk Tartan 的设计与朋克文化表达出来的那种颓废劲儿实在太吻合了。况且,不是很多人都说“Vans 就得脏脏的才好看”么?而除了外形之外,不到 300 元的价格可以说是十分实惠了,唯一可惜的是,尺码现在已经不全,所以喜欢摇滚的你还不赶快出手? 编者建议:朋克爱好者的不二之选。 Vans Era Checker 售价:59.9 美元,约合 413 RMB(原价 99.9 美元) 购买地址 我们已经不止一次说过棋盘格将是今年的流行元素了吧?事实证明,这的确是有道理的。而想要赶上这股风潮,不用我说你也知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入手一双 Vans。作为品牌最经典的元素,相信你也见过不少带有棋盘格图案的设计,除了选择基础的黑白格款式外,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你也可以考虑稍微亮眼一点的,比如酒红色的这款 Era,相比之下更有特点。况且打完折之后只需要四百多元就能入手,如果你想要来点与别人不同的棋盘格的话,就是它没错了。 编者建议:更有特点的“棋盘格”。 Baron Von Fancy x Vans Slip-On 售价:51 美元,约合 352 RMB(原价 69 美元) 购买地址 纽约多媒体艺术家 Baron Von Fancy 作为 Vans 的粉丝,除了经常穿着 Vans 之外,还在早先与其推出过一系列联名鞋款。与其说是设计,倒不如说 Baron Von Fancy 将 Vans 的鞋款当做成了“情书”,除了印着“我爱你”的 Sk8-Hi Slim 之外,这双 Slip On 也将他的标志性手写字体作为主体设计,而传达的内容你也看到了——“Run away with me(跟我走吧)”。百搭的黑白色加上个性的细节估计能打动不少人吧?如果你也中意的话,就赶快让它跟你“走”吧。 编者建议:“Run away with me”。 无论是联名款、明星同款,还是富有特点的个性设计,今天的推荐都包括在内了,并且价格也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无虑入荷”。随着天气的转暖,原本并不厚实的 Vans 也迎来了“春天”,如果你还没有很好的选择,那可别错过这难得的入手机会。今天的无虑入荷栏目到这里就结束了,下期再见吧!
– 不再为怎么穿而烦恼 – Icon 之所以能当 Icon,可真不是买买 “爆款 ”自己上个身,在朋友圈上发个照片就能够格的。怎么把看似平淡无奇,不为常人所注意,甚至从定位上都风马牛不相关的单品搭配到一起,还穿得有款有型,才能基本配得上这个身份。最近这一年,不少人心目中的“华人第一 Icon” Eugene Tong ,就以其简约独到的风格,而引来了不少效仿者出现。这半年多来,他又研采用了一种 Sneaker 搭配奇招,带起了一波特殊的“高帮袜配低帮鞋”的穿法 —— 何况他用的还是一双看似和街头穿搭没什么关系的专业篮球袜。 Nike Hyper Elite High(Black) 没错,就是在我们的 知无不言 VOL.21 中提到的 Nike Hyper Elite High 了。这双造型奇特的袜子在 Eugene 脚上的第一次亮相,是在他某活动现场搭配黑色 ACRONYM®️ x Nike Lunar Force 1 穿着的时候。 不得不佩服 Eugene 的发掘与尝试能力:棱角分明造型感极强的袜口与小 Swoosh,和鞋子竟然出奇的搭配 虽然 ACRONYM®️ x Nike Lunar Force 1 的评论褒贬不一(有人觉得很有创意,很 ACRONYM®️,也有人觉得像是“没被设计好”就拿出来卖了),但不得不说它在设计感上是相当强的。而抛开 Hyper Elite High 球袜在球场上的表现不谈,单从线条的角度来看,这双袜子前后高低袜口的设计就算得上是精髓了。而正中央的 Swoosh 与跟腱的 Elite 线条,更是和 ACRONYM®️ x Nike Lunar Force 1 (尤其是黑袜配黑鞋)相当搭调。 相比袜子的功能,不如说 Hyper Elite High 对 ACRONYM®️ x Nike Lunar Force 1 这样带有设计感的低帮球鞋带有 “加高鞋帮” 的功能。而加高以后的效果,也恰恰符合了现在 “袜子鞋” 的大趋势。 拥有这双 adidas Tubular Doom X 的朋友,有没有人问过你穿低帮鞋为什么要选这么高的袜子? Eugene 本人对于“袜子鞋”的钟爱,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毕竟看着他穿着 HTM x Nike Free Mercurial Superfly 出席各种场合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倒是他用这双袜子让低帮球鞋瞬间变身的这个“神技”,对我们有着相当大的参考作用。 前段时间,Eugene 来到上海接受 NOWRE 采访时,则再次把 Hyper Elite High 与近来大热的 Nike Air Presto Flyknit Ultra 甚至 NikeLab Lupinek Flyknit ACG Low 相结合,非但不违和,反而看上去统一性十足。 在看了 Eugene 的演绎过后,相信你也会心动于 Hyper Elite High 与 Nike 低帮球鞋这样的完美搭配。不过可惜的是,这双袜子现在已经在 Nike 国内官网下架,有心入手的朋友只能移步某宝等电商网站或Nike 外域网站碰碰运气了。不过也别太失望了,Nike 在今年也推出了 Hyper Elite High 的后续之作 —— Nike Elite Versatility,对 Hyper Elite 抱憾的朋友,还是有机会可以乘上这阵风的。 Elite Versatility 那么,就让我们在 Eugene 和另一位最近转型相当成功明星(容我们卖个小关子,答案在下面揭晓)之示范中,结束这一期的穿搭学堂吧。 Eugene Tong 选择用 Air Presto Flyknit Ultra 和 NikeLab Lupinek Flyknit ACG Low 搭配 Hyper Elite High Justin Bieber
要是说 Tom Sachs x NikeCraft Mars Yard 2.0 是 2017 年的鞋王之一,大家应该没什么意见吧?从反映市场供需、热度的价格来说,这双发售价 200 美元的球鞋目前在 StockX 上最低报价高达 2,200 美元,比较稀有的尺码已经超过了 5,000 美元,人气可见一斑。 从意义上看,作为 2012 年第一代传奇的续作,2.0 在经典的外形上升级了材料的使用,提升了一定的穿着体验之余,到目前为止,这双鞋还是市面上较为稀少且有代表性的 “太空概念” 款式,在设计的理念上看,这双鞋被寄托了人类对未知领域探险的意味。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Mars Yard 2.0 都可以说是 2017 年的焦点之作。 紧接着前两双设计,艺术家 Tom Sachs 于本月再度携手 Nike 发布了一双全新的联名款:Mars Yard Overshoe . 一开始看到这双鞋时,我和大家一样震惊,因为实在是太与众不同了,太空靴一样的外形可以说在球鞋圈内独树一帜。Sachs 也专门对这双鞋做了一个视频去讲解,比如 SFB 军靴大底、TPU 材质制作的部分鞋身、Fidlock 的磁铁扣、保暖防水的尼龙面料外层包裹以及 Tricot 编织内里等等,而隐藏在这双 “太空靴” 里面的,是一双鞋舌加长的 Mars Yard 2.0。一双鞋的钱买两双,突然有种物超所值的错觉是怎么回事… 爬绳子(图片来源:Cool Hunting) 做俯卧撑(图片来源:@Wendy Lam’s YouTube) 但是在最初的震惊过后,想到 Tom Sachs 一直以来对 NASA 的迷恋,也就对于他能设计出这样一双鞋不那么感到意外了。毕竟去年 Mars Yard 2.0 发售的时候,想买鞋的粉丝还得经过一系列太空训练测试比如爬绳子、做俯卧撑、智力检验等等,才可以买到这双鞋,难度简直不要太大。 Tom Sachs 率先发现了 NASA 所蕴含的时尚潜力(图片来源:NSS Magzine) 这位 NASA 死忠粉在之前接受采访的时候对这个太空机构进行了一番评价:“NASA 现在已经是一个终极的时尚品牌了,它就像是科学界的 Chanel 一样,有着超强的影响力、权力和产品质量。”Tom Sachs 为什么会对 NASA 有这么深的迷恋呢?故事要从 50 多年前说起了… 「 一个视创意为敌人的艺术家 」 时间回到 1966 年,全人类都沉浸在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的喜悦之中,Neil Armstrong 登上月球成为数十年间最被世人所津津乐道的新闻。当然,那时候我们的主角 Tom Sachs 才只有三岁,没有办法理解身边的人为什么会如此激动,但是当时全美国都处于迷恋科学、太空的氛围,还是深深地影响了这个少年的一生。从 1961 年到 1972 年,“阿波罗登月计划” 不断地在实施,人类对着月球发射了十几枚火箭,这个飞行物体也成为了 Sachs 童年最重要的记忆之一。 (图片来源:Tom Sachs) 在这样的熏陶下长大成人,高中毕业的 Sachs 前往伦敦建筑联盟学院研读建筑学,学成后回到美国跟随知名建筑师 Frank Gehry 工作了两年。在 Gehry 手下除了学习到了更多建筑知识以外,他还领悟了一项新技能:Knolling,你可以把 Knolling 理解为一个处女座的排列方法:将所有工具按类别、大小整齐地排列在桌面上,使用者可以一次性、清晰地看到所有工具。通过上方的图片你应该能够感受到 Sachs 满满的强迫症。 Knolling 无处不在(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而 Knolling 的发明者 Andrew Kromelow 其实只是 Gehry 公司旗下的一名门卫,Knolling 是他为 Gehry 摆放工作用品时的排列方法,当时的甲方公司叫 Knoll,就沿用了这个名字。其实大家生活中经常会用到 Knolling,比如上图的 “今日搭配”,就是一种 Knolling。 第十条是 “Creativity is the enemy.”(图片来源:YouTube) Knolling 这一排列艺术基本上可以说是 Sachs 遵循一辈子的守则,他也因此间接走上了艺术家的道路。这一风格一直延续到了他现在的工作当中,让他对于条例有着近乎疯狂的执着,比如他为他的工作室 “ALLIED CULTURAL PROSTHETICS“ 定了十条戒律,名叫 “Ten Bullets”,其中包括了 “准时”、“必须排列整齐”、“按条例办事” 等等,还不算上这些戒律里包含的其他规则。 (图片来源:YouTube) 举个例子,他的工作室从门口到办公桌画有规定的路线,“正常情况” 下员工必须走规定的路线前往指定的地方,你可以想象有多么可怕… 到处都贴满了这样的警示(图片来源:YouTube) 据说他为 “Ten Bullets” 拍摄的视频已经成为了《财富》500 强品牌的办公室白领之间传阅的经典之一。不光是写在书上,Sachs 工作室里的每样东西都贴上了使用注意事项(“阿萨”真的很严格…)。规矩严归严,大家遵守不遵守就是另一回事了,他本人也在采访中表示:“其实我们也经常破坏这些规则,只要工作能完成就行了。” 我强烈建议你也去看一看 Sachs 拍摄的《Ten Bullets》短片,除了你能感受到一个非处女座人是怎么比处女座更恐怖的,你还能理解他为什么会说出 “Creativity is the enemy.” 这句名言。 (图片来源:YouTube)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创意为什么会是他的敌人? 这和他的座右铭有关:“Incremental change”, 也就是 “渐进式变革”。相比起其他艺术家天马行空的创意、不断跳跃的想法,Sachs 则更是一种 “NASA 式” 的思维,他更喜欢一步一步、按照计划地推进自己的创意,这是一种维持稳定性的好办法;而为了防止计划过时,Sachs 会保持新作品和上一个作品有所关联。当一组有联系的工程连在一起,每个作品都会保持独特的价值,而不是毫无关联的单独作品。对于这样的创作方式,不难理解创意为什么会是他的敌人。 Tom Sachs 在 “Self-Fullfilling Prophecies” 展上的作品(图片来源:Creators) 更多有关于这句名言的信息,我们可以从他参与的 “Self-Fullfilling Prophecies(自证循环)” 展览找到一些答案。Sachs 在用这样一句话去警告世人不要太执着于去证明自己是有创意的,因为创意会威胁到现状、会影响你对现实行动的投入、带领人进入未知与混乱,你会陷入一种 “自证循环” 当中。 这次合作 Toms Sachs 还在 Mars Yard 经典的手写鞋盒上引用了雕塑家 Constantin Brancusi 的名言:“Theories are patterns without value, what counts is action.(理论是没有价值的空壳,行动才是有效的。)” 这样的坚守是否让他获得了成功,是否让他和别的艺术家产生差异,我想大家应该自己心里都有数吧? 「 作品依靠欲望推动 」 说远了,我们再回到正序的时间线上。 让他名声大振的 “Hello Kitty Nativity”(图片来源:Tom Sachs) 在进入了艺术界之后,Tom Sachs 通过在 1994 年为 Barneys NY 打造圣诞橱窗开始被大众熟知。当时的作品名叫 “Hello Kitty Nativity”,他巧妙地将圣母玛利亚换成了穿着 Chanel 内衣的 Hello Kitty,而圣母身边的三个国王换成了 Bart Simpsons,并在简朴的草屋上加入麦当劳的标志。这样宗教意味浓厚的作品在当时掀起了非常大的争议,这个作品也是 Sachs 对消费主义、品牌、产品文化的表态。 (以上图片来源:Tom Sachs) 在打出名头之后,Sachs 开始大展手脚,淋漓尽致地到处涂抹他的个人色彩。他开始制作非常多以奢侈品为主题的艺术品比如说 Prada 的马桶、Hermes 的麦当劳餐盒、Chanel 的电锯和铡头机等等。 Tom Sachs 的 McDonald’s 装置(图片来源:The Avantguardian) 这种作品风格也和他的童年经历有关,Tom Sachs 出身平凡,他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我记得小的时候,我爸很想买一台尼康相机,但是他买不起,我就自己做了一台送给他。虽然我当时做的很烂,但是我给了我爸他最想要的东西,他很开心,这是一种共情的 ‘魔法’。” Sachs 还表示 “我的作品是依靠我的欲望驱动的。所以人人都可以做出这样的东西,只要他们想要,比如大家买不到 Tom Sachs 的东西就可以自己去做,我是非常鼓励大家去这么做的。” 「 一个痴迷 NASA 的艺术家 」 (图片来源:Highsnobiety) Sachs 之所以会如此痴迷 NASA,除了开头说到的 “时尚潜能” 之外,他对科学和空间的迷恋(虽然不是专业的)也是他做 “宇宙艺术”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图片来源:Tom Sachs) 出于这种迷恋,他把办公室装成宇航局一样,并且经常穿着类似于宇航局工作服风格的套装,还要求工作室的员工也要穿 NASA 工作服,我真的曾经误以为他是一个 NASA 资深员工… Sachs 还自己改造了很多球鞋、衣服等等,印上 NASA 的 Logo,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在将来得到发售呢? (图片来源:Tom Sachs) 从 2001 年起,Tom Sachs 就做起了太空主题的展览。最早的 WHITE 展览比较有趣的是,除了正常的卫星之外,还做了一个《星球大战》最可爱的 R2-D2,看来 Sachs 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星战迷。 (图片来源:Tom Sachs) 同样的元素也在 2016 年的 Tea Ceremony 展览中出现,这个在日本野口勇博物馆举办的展览给他的太空主题融入了日本的茶道元素,比如上图这个太空主题的茶具套装,在其中又出现了《星球大战》的尤达大师… (图片来源:Tom Sachs) 做着做着,Sachs 发现静态的装置展览已经不能满足他了,他在 2007 年策划了一个 “升空演出”:Space Program,完整地模拟了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全过程。从宇航服到登月舱全部都是 1:1,完美还原。而 Tom Sachs 能够和 Nike 产生合作,也是和这次展览有所关联。 (图片来源:Tom Sachs) 在查找资料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 Overshoe 的原型早就在 2007 年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在 11 年之后,它才以球鞋的形式出现在大家面前。 (图片来源:NASA) (图片来源:Vogue) 在有了一次经验之后,野心更大的 Sachs 更是模拟了一个人类还未曾实现过的梦想:火星登陆计划 “Space Program:Mars”。他在纽约创建了一个 55,000 平方英尺的火星登陆场景,模拟出了更多以及更全面的细节比如食物运输系统、地质探测器、样本收集、娱乐设施、农业等等等等,团队模拟了整个火星登陆过程,让普通人也能切实地看到这些往常只能在屏幕里看到的东西。 比较意外的是,Tom Sachs 是在人类对太空探索的一个衰败期(最少对 NASA 来说)才开始了自己对太空的创作,对于这样的一个现状,Sachs 觉得自己和 NASA 是有共鸣的:“我感受到人类对太空探索的发展每四年都在不停地衰败,现状是在不断变差的。当我进入中年,我可以感同身受到那种忧伤。这曾经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幻想,幻想着我们可以前往其他星球,继续太空探索的步伐,但是这个幻想现在已经破灭了。” 就在这样的忧伤当中,Tom Sachs 创造了这些 NASA 艺术装置去满足自己的共情需要,通过创造这些艺术品,去实现那个已经破灭的乌托邦。 虽然 Tom Sachs 谈了这么多有关太空、有关 NASA 的东西、这双鞋也很像太空靴,但最后,这双 Overshoe 只是为他的好友、Nike 高管 Demetria White 所设计的。因为每年三月的纽约雨雪交加,White 要踩着泥泞的道路穿梭在时装周,非常心疼。而原来的 Mars Yard 水只要一滴就会渗进去,不太适合雨天穿着,Sachs 才有了做出 Overshoe 的想法。 在 Tom Sachs 第一次拆箱 Overshoe 的时候,被问道如果现在让他送这双鞋给两个人,他会选谁,他的答案是 Beyoncé 和 Elon Musk(特斯拉 CEO),第二个名字的出现毫不令人意外。Elon Musk,一个当代航空的推进者,在人类的太空探索梦想停滞不前时,他站了出来,他所迈出的这一步,可能比 Armstrong 还要大,“Musk 下了很大的赌注,但就算失败了,但是他的想法成功传达了出来,给了我们机遇。” 在二十一世纪,Elon Musk 就是 Tom Sachs 乌托邦的希望,他的太空梦现在全部寄托在 Musk 的 SpaceX 上。巧合的是, SpaceX 第一位太空旅客前泽友作早前就发起了一个 #dearmoon 的绕月计划,他将找来一些艺术家和他一同前往月球,不知道对太空如此痴迷的 Tom Sachs ,到时候能不能入选去他最爱的地方看一看呢?
-一分钱,十分货- NBA 季后赛在上周拉开战幕,相信热爱篮球的你已经不淡定了。所以,本期无虑入荷就借着 NBA 季后赛的“东风”以篮球为主题,为大家带来以篮球周边以及设计中结合篮球元素的五件单品。不过热爱街头和时尚的你大可放心,这次要说的并不是专业的篮球装备,而是和篮球相关的时尚街头单品。篮球和滑板一样都是街头文化的来源,无论是在街头还是时尚圈都受到广大设计师的青睐,大家熟悉的 Givenchy、Marcelo Burlon County of Milan、 Pigalle、 UNDEFEATED 包括人人都想要的 Supreme 都是玩转篮球元素的高手。看到这里,热爱篮球的你是不是已经有些等不及了,那么便随我一起看看今天要和大家见面的单品吧。 Toronto Raptors DeMar DeRozan adidas Black Fashion Swingman Jersey 售价: 87.99 美元,约合 607 RMB(原价:109.99 美元) 购买地址 第一件单品来自于 NBA 的直系产品,不知道有多少人小时候做梦都想入手一件这样的 NBA 官方球衣。我们向大家带来这件猛龙队当家球星德罗赞的原因除了他这赛季优异的表现之外,还因为这件特别黑白配色的球衣所采用的 oversized 版型和前短后长的设计非常符合当今街头的审美。另外,来自加拿大多伦多的说唱艺人 Drake 也是猛龙队忠实的球迷,经常可以看到他身着猛龙队球衣坐在场边的照片,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件球衣也算得上是 Drake 同款。 编者建议:猛龙球衣在 Drake 的帮忙下早就成了时尚单品。 Levi’s Club Coat 售价:98 美元,约合 666 RMB 购买地址 第二件的单品同样带有 NBA 球队的元素。这件 Levi’s 和 NBA 合作的 Club Coat 从版型和外观上来说与街头热门单品 Coach Jacket 相似。虽然名字里被叫做 “Coat” ,可事实上这件外套选用了轻薄防水的面料制成,非常适合当季多雨的气候。关于这种夹克的搭配,我想时髦的你一定已经很熟悉,所以在这就不和大家探讨了。颜色方面选用了 NBA 球队的标志性颜色,非常适合在春天穿着。另外,Levi’s 的质量也值得消费者信赖。该单品共有两种配色方案可供选择。 编者建议:防风又挡雨。 Levi’s x NBA Crewneck 售价: 78 美元,约合 538 RMB 购买地址 上面这件单品同样来自 Levi’s 和 NBA 的合作系列。相比刚刚颜色鲜艳的 Club Coat,这款卫衣就显得有些低调和沉稳了,所以适合喜欢成熟衣着搭配的朋友。百搭的款式配合百搭的颜色,适合所有颜色的裤子和上衣。另外,全棉的材质保证了这件衣服的舒适度,即便穿着它去打球也不会有任何的不适。该款卫衣有湖人和勇士队两种可供选择,除了胸前的球队标志,左侧袖子上也绣有球队的袖标。喜欢这两支球队的朋友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大声喊出你对球队的爱。 编者建议:穿着它舒服又有型。 Undefeated Authentic Basketball Short 售价: 74 美元,约合 510 RMB 购买地址 上面这条来自 UNDEFEATED 的短裤设计灵感源于篮球短裤,选用了篮球场上经典的网眼材料制作。这种材质可以保证在炎热夏天时保持凉爽透气。并且 UNDEFEATED 的街头影响力也是这条短裤的加分项。颜色方面,这条短裤选用了更适合夏天的蓝色,上身随意搭配一件浅色的 T 恤都会有不俗的穿搭效果。 编者建议:认准 UNDEFEATED 的金字招牌。 Nike Air Unlimited 售价: 90 英镑,约合 794 RMB (原价:145 英镑) 购买地址 Nike Air Unlimted 在去年回归了它的原始形态,这双最早为 NBA 马刺队传奇中锋大卫罗·宾逊设计的篮球鞋,搭配了全新的配色方案。看上去复杂的鞋面系统增加了这双鞋视觉上的质感,但这些复杂交错的绑带并不只是起到装饰的作用,它们可以提高鞋子的包裹性。如果哪天你突然手痒想要上场运动一番,这双鞋的性能也绝对不会让你失望。而且,这双鞋高帮内靴的设计也非常适合现今街头的风格。 编者建议:经典战靴,重新演绎。 不知道今天推荐的这五款单品是不是合大家的胃口。相信热爱篮球的你虽然现在可能不能很频繁地在篮球场上流汗,但是带有篮球元素的穿搭一定无法拒绝。篮球永不熄。我们下一期无虑入荷再见。